购买车系 | 智己汽车智己L7 |
购买车型 | 2022款 Pro版 |
裸车购买价 | 40.88万元 |
购买时间 | 2022年9月 |
购买地点 | 浙江-杭州 |
购车目的 | 上下班 购物 |
油耗 目前行驶 | 0升/百公里 3000公里 |
空间 | 4 |
动力 | 5 |
操作 | 5 |
油耗 | 4 |
舒适性 | 5 |
外观 | 5 |
内饰 | 5 |
性价比 | 4 |
【满意】驾控
底盘整体感受稳重,各种模式下都挺紧绷,回弹快速很韧,软硬适中,我感觉非常符合L7本身的定位。
悬挂没有什么杂音,高级感十足; 电门加速真的平顺,基于两点,第一响应非常快,根本感受不到延时,第二,起步(特别是大电门起步)非常友好克制,整个体感对于整车人都非常舒适,很多其他电车都会有延迟一会,有一下子把你扔出去的感觉。
刹车真的极限很高,这个应该是轮胎与四活塞Brembo的功劳,非常有信心,无论是高速刹停,还是紧急减速避让,游刃有余;后轮转向说了很多遍了,低速减小虚拟轴距使其异常灵活灵活,高速过弯变道使其稳如老狗(很遗憾这次的路况没有能感受)。
智己L7在操控的各个配置,CDC智能电子减震、电门、刹车调控、WAE底盘调校、刹车,轮胎配置等等,使其综合驾控达到了一个新高度,正所谓新世界驾控旗舰,还是那句话,L7的驾控极限很高,能轻松Hold住我们正常车主的所有日常工况极限,不管是急加速(不打滑),急刹,急变向或者结合等等都能应对。
我称之为驾控冗余,也询问了同车乘坐人的感受,后排有我老婆和摄影师,虽然有刺激的感觉,但是感觉这个车很稳,没有其他的如噪音异响,打滑,甩尾等给他们带来的不安,即使在并没有车顶扶手(当然这应里应该是有会更好);以上这些都能成为驾驶乐趣。
国产第一驾控性能电车应该跑不掉了,我为此言论负责。当然如果纯追求舒适的车主,如大沙发,软悬挂,那L7可能并不合适,尤其是后排。
空间感受
前排很宽敞,头部,腿部,宽度都不错,所以很舒适。坐上车视野不错,车头是一个俯冲式下降,所以前端视野并没有被车头挡住,反而给的视觉感是车头挺短的;两侧后视镜外形设计也很不错,虽然不大但清晰够用。
槽点是储物空间不算多,中控仪表屏下,中控扶手箱,两边车门包括后门储物表现平平,1.5瓶500ml矿泉水的量吧;后排扶手要下来感觉偏短点,杯架设计不错,美中不足是放杯子和扶手好像不可完美兼得,前后排都是。
后排空间对于大个子,大长腿有一点不友好,有头部,大腿承托,座椅偏短一点的这些不足,不过腿部空间完全够,我177坐上去三拳有余,不过后排中间位置真的小板凳,坐姿高了一截不说,后面没有头枕,只能超短途应急。
内饰
老婆说内饰很有质感,用低调奢华来说应该不为过。这是一种整体感觉,这些感觉来自于各个扎实,高级的用料和超前的设计,如很有质感的超细纤维顶棚,带经纬度标识logo的科莫湖木饰面,半苯胺座椅及其他皮质包裹,恰到好处的颜色搭配,音响金属面罩,等等。
用料的考究还表现在隔音,试驾中在等红绿灯的时候刚好旁边有辆大货车体验了一下窗户开关,效果明显,关窗后你基本感受不到任何来自大货车的声音,这个尤其在电车上犹为重要,也为充分发挥音响的全部功力打好条件;即使在13个音响的情况下,音响的功力还是可见一斑,至少吊打一众标配以及哈曼,小柏林,小英国之宝,当然我希望通过后期的再优化,可以接近宝华大柏林级别。
前排遮阳板面说实话有一点小,不过影响不大,化妆镜设计跟特斯拉一样,翻盖磁吸,不过质感好很多。
氛围灯,有灯的地方质感很不错,就是白天感受到的亮度暗了一些,晚上恰到好处,可以增加面积。
座椅加热都很好,多档可调,模式也多,力度ok;通风就又忍不住多说几句,目前档位不可调,应该可以OTA出来,坐垫无通风,背部有听到声音,但是出风力度不是特别大感觉,希望有后期优化的可能。
方向盘上的按键我个人认为手感力度都可以,海参的电机振动反馈也很不错,但是这个按键第一需要习惯,第二需要按比较靠中间的位置,不然很容易按不下去从而感觉这个按键好重,其实只要位置对了正常力度就可以。
关于净味工坊,真的没任何味道,这辆试驾车应该没多少人开过,在试驾之前看了一下奥迪A7L的展车,对比明显,虽然那个大多是真皮的味道,但是家里有小孩子的,这一项一定是定义豪华的看不见的标准之一。
车机
整体感觉丝滑,功能也很全,之前也可以看我之前写的静态体验,但是刚开始操作感觉不知道从哪里下手,学习成本比较高(智能电车都这样),所以希望可以再简洁些,把常用的功能可以让人更一目了然些。
外观
不用说了,始于颜值的一次体验,前大灯组合后ISC车灯与尾翼的一体化设计无不体现L7的独特,我最喜欢的是车尾的弧度,而且在后视镜里特别明显,整得有点像宽体。
其实乍眼一看,L7看不出有接近5m1的长度,因为其车的流线弧度,不显大,当你近距离接触的时候才会感受他的“肌肉”与“线条”。
顺便说说天幕,天幕的这里就比较见仁见智了,玻璃颜色比较深,透光率很低,好处是隔绝紫外线,热量,亮光等一众,不足之处就是当你透光率不足,有时候如阴雨天可能会影响你抬头望天,还有会有一些反光的效果;但整体视野ok,一大块玻璃毫无遮拦!
模式
最后说说几个模式和动能回收标定. 正如我前文所提,标准模式和运动模式给我的感觉除了动力输出以外整体差得不多,特别是来自底盘的反馈,总体上感觉智己L7想要达到舒适和运动的一个最佳临界点,我打个比方,纯舒适是10分,纯运动是0分,那么L7目前标定的两个模式,标准是7分,而运动在3分这么一个水准,我个人希望如果是这样,倒不如再来倆模式,舒适可以在9-10分,sport+可以在0-1分,这样可能对你更鲜明些,给车主更多纯粹的体验。
当然涉及到方面有很多,底盘软硬,电门,刹车响应,方向盘力度以及CDC调控的一个范围;这里其实想问一个关于CDC的问题,每个模式都有这个智能悬架开关选项,一般默认都开,那么开了以后对各个模式会有啥影响?
再说说动能回收,总共有关-低-标准三档可调,体验了三档以后我觉得三档拖拽感都不是特别明显,关很好理解了,低和标准跟理想one的标定有些相似,这个对原油车车主非常友好,对我这种半入门新能源车主也很友好,好评,而对于习惯了纯电车主(如单踏板模式)可以再出一档中,这并不意味着单踏板模式;总之标定完全符合整个汽车市场由油车转新能源汽车的趋势。
总结:
我相信这只是我第一次不完全的试驾,期待后期更完全的,对于其他路况,车机,辅助驾驶,夜间不同的试驾体验,也期待智己能在交付前以及之后的OTA中有更好的优化.
最后,我想说,智己L7不负一年的等待,甚至有些地方有超预期。也对那些犹豫的准车主们给一个试驾真香预警,相信试驾后你会感受到智己满满的诚意与用心!
【不满意】经销商的模式说实话在各方面都没有直营来得舒服,虽然智己已经在很努力的去消除这些障碍,但毕竟各自为政,都有自己的利益,所以有些偏差,不管在服务,投入,方便程度;另外,自建桩充电体系一直没有任何消息,对比于其他新势力,相对落后
【空间】
【动力】
【操控】
【油耗】
【舒适性】
【外观】
【内饰】
【性价比】
【其他】